講者 | 講題 | 類別 | 節數 | 標籤 |
眾老師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2024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29 | 岑寬華、陳達志、陳裕皇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、鄭明娟、吳潔珠、黃彥鳯、趙錦鳯 |
陳達志 | 佛教產生前的印度思想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陳達志、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
陳達志 | 佛教教主釋迦世尊傳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陳達志、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
陳達志 | 遺教的結集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陳達志、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
陳達志 | 經典的種類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陳達志、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
鄭明娟 | 有情的分類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、鄭明娟 |
鄭明娟 | 聖凡的分別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、鄭明娟 |
鄭明娟 | 通俗世界觀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、鄭明娟 |
鄭明娟 | 勝義世界觀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、鄭明娟 |
陳裕皇 | 蘊處界三科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陳裕皇、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
陳裕皇 | 十二因緣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陳裕皇、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
吳潔珠 | 因果道理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、吳潔珠 |
吳潔珠 | 因果範圍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、吳潔珠 |
吳潔珠 | 諸法釋義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、吳潔珠 |
吳潔珠 | 百法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、吳潔珠 |
吳潔珠 | 三法印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、吳潔珠 |
黃彥鳯 | 佛教的倫理觀、三皈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、黃彥鳯 |
黃彥鳯 | 五戒和十善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、黃彥鳯 |
黃彥鳯 | 戒殺、放生、茹素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、黃彥鳯 |
岑寬華 | 戒律略釋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岑寬華、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
岑寬華 | 修止觀法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岑寬華、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
岑寬華 | 四聖諦法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岑寬華、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
陳達志 | 四果修證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陳達志、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
趙錦鳯 | 發菩提心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、趙錦鳯 |
趙錦鳯 | 弘願的種類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、趙錦鳯 |
趙錦鳯 | 六波羅密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、趙錦鳯 |
趙錦鳯 | 四攝法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、趙錦鳯 |
岑寬華 | 修行階位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岑寬華、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
岑寬華 | 大涅槃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岑寬華、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
岑寬華 | 大菩提 | 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 1 | 岑寬華、通論、佛學星期班(初班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