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講座:《瑜伽師地論‧菩薩地》〈真實義品〉 陳雁姿博士 主講
2023最新講座
《瑜伽師地論‧菩薩地》〈真實義品〉 講座 – 陳雁姿博士
由 2023年6月29日 至 9月14日 (逢星期四)
下午 7 時 30 分 至 9 時
網上同步直播 及 重溫。
毋須報名,隨喜參聽,費用全免,不設留座。
最新講座:『羅時憲教授往生30周年紀念講座』
2023年公開講座系列
『羅時憲教授往生30周年紀念講座』
講座時間:晚上七時三十分至九時
講座地點:佛教法相學會會址
香港九龍彌敦道328-342A
儉德大廈 14 字樓 F-G 室
1. 禪修、腦神經科學與心理輔導
講者:衍空法師
日期:2023年6月5日(一)
2. 羅公開《現觀莊嚴論》與《大般若經》對讀之風
講者:張漢釗老師
日期:2023年6月12日(一)
3. 從〈六祖壇經管見〉看羅公的禪風兼論曹溪禪的明心見性
講者:岑寬華老師
日期:2023年6月19日(一)
4. 禪淨與現代科學
講者:陳家寶醫生
日期:2023年6月26日(一)
5. 大善地法與心靈調適
講者:李葛夫博士
日期:2023年7月3日(一)
6. 入出息念六妙門的修習
講者:陳瓊璀老師
日期:2023年7月10日(一)
7. 金剛經的修心法門
講者:廖垣添醫生
日期:2023年7月17日(一)
8. 羅時憲宗師《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纂釋》以「二十七疑」斷疑生信的深意
講者:王聯章導師
日期:2023年7月24日(一)
公開講座 ∣ 免費入場 ∣ 歡迎各界人士參與 ∣ 不設報名,額滿即止
本活動由陳廷驊基金會捐助
主辦機構:佛教法相學會
(詳情請參閱海報)

最新講座:般若唯識課程系列之《因明入正理論》張漢釗老師 主講
2023最新講座
《因明入正理論》張漢釗老師 主講 | 重温 | YouTube重溫
由 2023年3月5日開始 (逢星期日)
5:00pm – 6:30pm
講座地址:香港 銅鑼灣 大坑道九號/九號A
《因明入正理論》簡介:
窺基法師《因明入正理論疏》云:「因明論者,源唯佛說,文廣義散,備在眾經。故
地持云:菩薩求法,當於何求?當於一切五明處求。求因明者,為破邪論,安立正道。陳
那(菩薩)覃思研精,作《因明正理門論》。正理者,諸法本真之體義。門者,權衡照解
之所由。商羯羅主(菩薩),即其門人也。善窮三量,妙盡二因,著《因明入正理論》啟
以八門,通以兩益(自悟、悟他)。」
佛教因明學是包含邏輯學、認識論及辯論術的一種學問,有助佛子作正確思考的訓
練,是立正破邪,分辨是非對錯的有效學佛工具。
般若唯識課程系列:
《解深密經》云:「當知菩薩,法假安立及不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,為依、為住。…善男子!如我為諸菩薩所說法假安立,所謂契經、應誦、記別、諷誦、自說、因緣、譬喻、本事、本生、方廣、希法、論議。菩薩於此善聽、善受、言善通利、意善尋思、見善通達,即於如所善思惟法,獨處空閑作意思惟。」
故有志修學大乘佛法者,必須依據經和論,循序漸進而學習。《唯識方隅》云:「佛陀說法,力求以方便顯示究竟,而又無過失。此方便善巧之門有二,即是空、有兩輪。空輪破除徧計所執,以遮(否定)作表(如中觀宗所依之《大般若經》)。有輪即用顯體,廣辨依他起性(如瑜伽行派所依之《解深密經》)。
所謂以遮作表者,謂意識周徧計度,執染淨諸法,不如其分,(於無處而增益之,於有處而損減之,是謂不如其分。)遂成大病;故必遮破之,而後圓成實性方能顯露也。
所謂即用以顯體者,謂依他起性之法,有造作,有生滅,無一(獨立)常(固存)之自性,唯是實體上之用;體與用不相離,故得藉用以顯體也。」
佛法浩瀚,學必有所依及有序,為便有志學佛者,依據以下四階次內容的次第,開設經論導讀課程。具體安排,請參閱有關講題資料。
- 第一階: 大乘廣五藴論、百法明門論、八識規矩頌
- 第二階: 因明入正理論、瑜珈菩薩戒、攝大乘論、般若波羅蜜多經心經、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
- 第三階: 菩提道次第廣論(卷十四至卷十六修止部份)、大乘法苑義林章唯識章、二十唯識論、解深密經、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
- 第四階: 辯中邊論、成唯識論、大般若經與現觀莊嚴論對讀


最新講座:般若唯識課程系列之《法苑義林章唯識章》張漢釗老師 主講
2023最新講座
《法苑義林章唯識章》張漢釗老師 主講 | 重温 | YouTube重溫
由 2023年4月14日開始 (逢星期五)
7:30pm – 9:00pm
講座地址:香港 銅鑼灣 大坑道九號/九號A
《法苑珠林章唯識章》簡介:
經云:萬法唯識所現,三界唯心。佛陀以唯識理說明諸法皆無真實自體,人空法空。窺基法師著《法苑義林章唯識章》,依唯識理,略以十門辨釋,初三門-唯識境,次六門-唯識行,第十門-唯識果,從粗至細,由淺入深,條理分明。
一出體(唯識的體性,即三自性),二辨名(識者了別義。識自相.識相應.識所變.識分位.識實性,五法事理皆不離識,故名唯識),三離合會釋(離者別也,合者同也,謂諸經論各各別說諸觀等名,今合解之),四何識為觀(能觀識在因位唯第六識),五顯類差別(謂異熟.思量.及了別境識),六修證位次(謂勝解行地.見道.修道.究竟道),七觀法何性(能觀所觀之三自性),八諸地依起(諸地謂三界九地,初辨依身,後明地起),九斷諸障染(所斷諸障有二種:一俱生,二分別),十歸攝二空(唯識觀通二空觀)。
般若唯識課程系列:
《解深密經》云:「當知菩薩,法假安立及不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,為依、為住。…善男子!如我為諸菩薩所說法假安立,所謂契經、應誦、記別、諷誦、自說、因緣、譬喻、本事、本生、方廣、希法、論議。菩薩於此善聽、善受、言善通利、意善尋思、見善通達,即於如所善思惟法,獨處空閑作意思惟。」
故有志修學大乘佛法者,必須依據經和論,循序漸進而學習。《唯識方隅》云:「佛陀說法,力求以方便顯示究竟,而又無過失。此方便善巧之門有二,即是空、有兩輪。空輪破除徧計所執,以遮(否定)作表(如中觀宗所依之《大般若經》)。有輪即用顯體,廣辨依他起性(如瑜伽行派所依之《解深密經》)。
所謂以遮作表者,謂意識周徧計度,執染淨諸法,不如其分,(於無處而增益之,於有處而損減之,是謂不如其分。)遂成大病;故必遮破之,而後圓成實性方能顯露也。
所謂即用以顯體者,謂依他起性之法,有造作,有生滅,無一(獨立)常(固存)之自性,唯是實體上之用;體與用不相離,故得藉用以顯體也。」
佛法浩瀚,學必有所依及有序,為便有志學佛者,依據以下四階次內容的次第,開設經論導讀課程。具體安排,請參閱有關講題資料。
- 第一階: 大乘廣五藴論、百法明門論、八識規矩頌
- 第二階: 因明入正理論、瑜珈菩薩戒、攝大乘論、般若波羅蜜多經心經、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
- 第三階: 菩提道次第廣論(卷十四至卷十六修止部份)、大乘法苑義林章唯識章、二十唯識論、解深密經、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
- 第四階: 辯中邊論、成唯識論、大般若經與現觀莊嚴論對讀


最新講座 (網上):攝大乘論及釋諸譯對讀 ( 續講 ) – 趙國森居士主講
2023最新講座
攝大乘論及釋諸譯對讀 (續講) – 趙國森居士
主講形式 : 網上直播 ( 本會網頁及YouTube 頻道 )
直播時段親臨本會收看 ( Zoom 會議互動 )
日期 : 2023年2月12日開始
直播時間 : 逢星期日 香港時間晚上6:00 – 7:30
網上同步直播 及 重溫
《攝大乘論及釋諸譯對讀》簡介:
無著菩薩所造《攝大乘論》乃建立唯識系統的重要著述,發揮大乘十殊勝相 的要義,而世親、無性菩薩更造釋論,闡發幽微,故此《論》及《釋》實為研 習早期唯識思想的最佳典籍。
本課程選取四種漢譯及近人兩本藏譯論文對照,而釋論則選取了真諦、笈多 、玄奘等四種譯本對讀,透過各時期譯本的文獻互證和思想演變等解讀方法 ,俾能深入認識無著、世親、無性、真諦的唯識思想。
最新講座:『中觀學講座』
下載「印刷本結緣書申請表格」
2022年公開講座系列
『中觀學講座』
1. 中觀源流簡介
講者:寶僧法師(博士)
日期:2022年7月3日(日) 晚上8:00至9:30
2. 三轉法輪、二諦與他空中觀
講者:麥國豪先生
日期:2022年7月10日(日) 晚上8:00至9:30
3. 提婆《百論》的捨罪福觀念
講者:陳森田先生
日期:2022年8月4日(四) 晚上8:00至9:30
4. 從禪悟觀點看中觀學與如來藏之會通
講者:李葛夫博士
日期:2022年8月11日(四) 晚上8:00至9:30
地點:香港大會堂高座八樓演奏廳 及 網上重溫
註: 入場人士須遵守場地使用守則。
https://www.lcsd.gov.hk/tc/hkch/minorfacilities2020.html
公開講座 ∣ 免費入場 ∣ 歡迎各界人士參與 ∣ 不設報名,額滿即止
本活動由陳廷驊基金會捐助
主辦機構:佛教法相學會
(詳情請參閱海報)

最新講座:《瑜伽師地論‧獨覺地及菩薩地》陳雁姿博士 主講
2022最新講座
《瑜伽師地論‧獨覺地及菩薩地》講座 – 陳雁姿博士
由 2022年7月7日 至 9月22日 (逢星期四)
下午 7 時 30 分 至 9 時
網上同步直播 及 重溫。
毋須報名,隨喜參聽,費用全免,不設留座。
網上講座:2022『佛學選講系列』
『佛學選講系列』2022
「佛學選講」系列自上年六月推出以來已開始了十二個講題,其中部份將延續至本年度。由於反應不俗,除了部份講者在其講題完成後將開展新講題外,本會更邀請多位新講者加入。
由於這系列純是網上弘法,沒有場地安排的限制,各講者可因應課題內容等情況,選擇每一節課講授時間的長短、相隔一或兩星期播出及多少節課完成課題。並為方便觀眾起見,可隨時課後重溫。
各位請留意法相學會Facebook及網頁,YouTube按讚及提示小鈴,將會有新講者陸續加入。
**通告: 原訂安排9月3日開始首播「佛教的飲食觀」,現將延至明年2023上半年,講題改為「基本佛教與心理輔導」。
「佛學選講」Y o u T u b e 頻道: (按此進入頻道)
法相 Y o u T u b e 頻道: (按此進入頻道)

最新講座:『佛學選講系列』
2021年最新講座
『佛學選講系列』
有別於法相學會舉辦的其他佛學講座,這「佛學選講」系列並無現場授課,而是由多位講者在法相 Y o u T u b e 頻道的不同時段, 分享各自選取的一些佛學課題。
由於沒有場地安排的限制,各講者可因應課題內容等情況,選擇每一節課講授時間的長短、相隔一或兩星期播出及多少節課完成課題。並為方便觀眾起見,可隨時課後重溫。
各位請留意法相學會Facebook及網頁,YouTube按讚及提示小鈴,將會有新講者陸續加入。
法相 Y o u T u b e 頻道: (按此進入頻道)
